央視曝光直播間賣和田玉騙局
近日,央視《財經調查》記者接到群眾反映,眼下一些銷售和田玉的市場里,有不法商家利用消費者對和田玉的認知不足,通過各種手段欺騙消費者,謀取利益,擾亂了正常的市場秩序。
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的石佛寺鎮,是國內最大的和田玉加工與交易集散地之一。記者走訪調查發現,不法從業者以青海料、韓料等低成本原料為基材,通過滾筒機修型磨光、化學試劑浸染著色等工藝,仿冒高端和田玉籽料;對含雜質的劣質玉料采用行業俗稱“拔猴毛”的漂白技術處理,偽裝為優質玉料銷售。阿富汗玉外觀與和田玉相似,價格懸殊,卻被混入和田玉在直播間銷售。
商家稱,十幾元的阿富汗玉配鑒定證書,直播間價格可翻幾十倍。記者聯系到的辦證人表示,和田玉“鑒定證書” 每張2元,且保證可掃碼驗真。業內人士稱,出具“鑒定證書”的機構純屬虛構,其目的就是欺騙消費者。
此外,央視記者在石佛寺鎮國際玉城市場上,每隔三五步就能見到一個“走播”主播。報道稱,這類做“走播”的主播除了演戲銷售自己的產品外,還會為銷售和田玉的攤主帶貨。比如在一個直播間里,主播指責攤主報價遠超合理范圍,要為粉絲爭取實惠;攤主也毫不示弱地反駁,雙方爭執看似激烈。然而記者鏡頭捕捉到粉絲看不到的一幕:攤主悄悄向主播伸出兩根手指,暗示產品底價200元。
對此,8月18日,鎮平縣聯合調查組發布情況通報稱,8月17日晚,媒體對該縣石佛寺鎮玉器市場相關問題進行報道。經核實,報道中反映的個別商家通過非法手段,欺騙引導消費者購買假冒和田玉情況確實存在。
通報稱,鎮平縣已第一時間成立聯合調查組,連夜組織公安、市場監管等相關部門開展調查取證,4名涉嫌造假的直播帶貨主播及制作假證書人員目前已被控制,相關網上直播間也已被關閉,后續將根據調查結果依法依規嚴肅處理。鎮平縣聯合調查組還表示,下一步,該縣將持續開展玉器市場經營規范整治行動,歡迎大家進行監督。






